若非化生寺修建在国都,又是唐王特许,恐怕也难以支撑。

即便如此,寺庙的香火钱也已濒临断绝,仅靠余资度日。

大部分僧众更是早早回家。

以往热闹非凡,人声鼎沸的国寺,如今只剩下老僧三五人,都是对佛门无比坚定的铁杆信徒。

“施主何事?”

一名年过半百的老僧打开寺门,看到身前这一对奇怪搭档,开口询问。

“大师,民妇是青州临安县人,前些时日,家里不幸遭到匪灾,儿子和儿媳都被贼人害死。”

“我不得已带着年幼的孙儿逃亡,本想到京城投奔亲戚,可没成想亲戚又搬了家。”

“这段时间一直在外乞食,小孙则时常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。”

“本来我还以为他是受了刺激说胡话,可昨天有明白的好心人指点,说小孙讲的和佛门有关。”

“让我来找大师询问,若真如此,还望大师收留小孙,民妇万谢。”

老妇人仔细说明来龙去脉,神色恳求。

“与我佛有关?”

老僧听闻后有些好奇,低头向孩童看去。

却见这娃娃虽然穿着破旧,却面色红润,生具福相。

“小家伙,你都会说什么?”

老僧和蔼问道。

那孩童只是睁着乌黑的大眼睛,并不开口。

老僧了又问了几句,均是如此。

旁边老妇人见状顿时急了,对孩童道,“孙儿,你倒是说话啊,就你昨天讲的,什么菩萨,什么自在的?”

“是观自在菩萨……”

听到老妇人说话,孩童终于开口了。

脆声道,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

“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……”

一边说着,小家伙竟然还双手合十,面容庄严肃穆。

言语吐露,字字清晰,将《心经》全文一字不差的背诵出来。

那老僧见此一幕顿时愣住了,满脸惊容。